《喜剧之王单口季2》进入第二阶段,名为不服单挑赛,简单来说就是六个团队两两厮杀,根据团队现存人数的多寡,决定是1V1还是1V1V1。
单挑获胜的晋级,失败的进入待定区。
一上来进行PK是刘仁铖领衔的摘金队VS刘旸领衔的一颗苹果。
从叨姐个人的口味来看,七位演员的表演有六位都还不错。
本文仅含个人向观后感,无得票剧透。
翟佳宁VS李酌妍。
翟佳宁,从315晚会曝光的:“黑科技”切入,讲食品安全问题。
包袱不算新,但梗很密,笑点很“地狱”。
“高端的厨艺,往往只需要采用最肮脏的食材。”“3块钱25个饺子,吃出来头发算老板送我周边。”“当你淋过暴雨之后,我都不打伞了。”“起码大爷的脚是纯天然的。”
作为开场,这段还是不错的,就是可能不太适合下饭。
李酌妍,讲了自己哥哥的成长史。
小时候当自己是古惑仔,长大了却只能在亲子餐厅和面并挨骂,很有电影感的一个故事。
尤其是妹妹在大夏天的顶楼用圆珠笔帮哥哥画过江龙的纹身,以及妹妹后来看到哥哥在厨房被师父骂,都非常有画面感。
李酌妍也有很多小幽默,比如,看到哥哥被骂挺难受,“因为声画不同步”。
叨姐个人还蛮喜欢这种段子的,但放到综艺里,尤其是跟翟佳宁的社会议题比,有点吃亏。
于渤VS徐指导。
于渤,吐槽自己的妈妈,小时候抠门,一天只给五毛钱当零花,还说要在上海给他买房,大学毕业又总是催他考研,各种阴阳怪气。
怎么说呢?其实能感觉到于渤在这个段子里尽力制造笑点了,但就是有点怪怪的。
比如说自己想当10岁的老赖,一个班60个人出去出游,只有自己坐不了高铁。说有趣,也算有趣,但又感觉有点太生硬了。
感觉于渤属于那种灵气不太足的类型,文本和表演都有点过于用力,反而让人难代入,不是叨姐的菜。
郭麒麟说他这场像张鹤伦,大概也是说他用力过猛的意思。
徐指导,上一场讲爷爷不算太好笑,但这一场简直太好笑了。
整个段子是围绕小时候被同学骗去打群架,但他凭借一手“不动”躲过一劫来写的。
段子结构工整,每一个包袱都能翻上好几番。
比如“以吃饭名义被骗过去”这个点——
“我才明白这孙子是骗我过来帮他打架,就很过分,让人没吃饭干体力活。”
“我最生气的是,对面十几个小混混,他就骗过来我一个人,这就意味着他的胜算不会增加一点,但他的痛苦可以减少一半。”
“就他这种做事方式,我瞬间就明白,为什么他一个区区初中生,会有十几个人想要的打他。”
每一番都很准确且更好笑。
结尾也很好,当年那个同学因为“诈骗”被抓了,而那个老大虽然也出事,但因为认错态度好被放了,“他从我身上学到不少”,笑死。
个人觉得最后一段其实没必要,就落在“那你没啥事就先走吧”结束会更有味道。
刘仁铖VS月明VS小海。
刘仁铖,算是“穷鬼赛道”的选题?讲了自己小时候住车库,不得不当街洗澡,到了上海,成名前,住没有电梯的七楼,成名后,终于住上了有电梯的20楼,却发现自己恐高,而且,还有人告诉他,未来的趋势,高层将是穷人住的地方,而富人则去郊区住别墅,最喜欢待的地方就是车库。
这令他感慨“被资本做局”了。
这一段一开始听觉得一般,属于有一些笑点,但不算密集,也不算很炸,甚至觉得有些古诗词穿插得太生硬。
但最后的落点挺好的,直接把整段内容提升了一个档次,有点“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的感觉了。如果前面的文本再处理得更精炼一些就好了。
小海,看着是个非常内敛的姑娘,但这次选的话题很大胆,主要倾诉的是女性内衣带给自己的烦恼。
叨姐还是那个观点,绝对支持脱口秀演员通过节目和自己的段子表达观点或者对现象的思考,但前提是要好笑,否则不叫脱口秀叫演讲。
小海的这段表演就属于立意,文本和表达的高度统一。
里面有很多有趣的梗,比如说如果不穿内衣贴胸贴的话,容易过敏,公共场合又不方便挠痒,只能捶胸,“有一次我看《中国新说唱》,我说rapper肯定戴了,打招呼都是:hey yo bra。”
反驳内衣能保护女性安全,“内衣要是能保护女性安全,怎么没有人去庙里求个平安罩。”
反驳内衣能抵抗重力,“回头采访马斯克说,您登陆火星的秘密是什么?维多利亚的秘密。”
很赞同庞博在小海表演完之后说的那句话:选择险峻的话题是演员的勇气,能把险峻的话题讲得好笑,才是所有脱口秀演员追求的成功的标准。
就是这个理。
月明,讲了自己被骗子骗了四万四的故事。
在小海之后表演,月明是很难接的,尤其是小海的话题是一个面向所有女性的公共话题,也是很多女性面临的困扰,必然更容易让人共情。
月明讲的却是自己的个人经历,而且是一件“小事”,也没有什么剧情反转,从选题上来说蛮吃亏的。
但这一场的月明发挥比上一次好多了,整个人明显非常放松,几乎可以说是在台上耍开了。
在文本不算特别优秀的情况下,用可爱生动的表演为自己加分不少。
也难怪马东看完之后明里暗里说她更适合在戏剧舞台上发展一下,这也算是小小给老东家的墙角松松土吧,反正也不冲突。
广盛网配资-在线杠杆配资-股票杠杆炒股平台-配资入门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